湖州晴嶼望湖亮相,為浙江探索“好房子”打樣
文|《杭州新聞》 記者:許曉蕾
“好房子”正從頂層設計走向萬家燈火。從2023年住建部首次提出到2025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正積極推動“好房子”建設,逐步將“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核心特征轉化為可觸的實踐探索。
作為浙江的先驅部隊,湖州在去年下半年就率先出臺了《湖州市進一步提升住宅建筑品質設計規(guī)定》,錨定“好小區(qū)、好配套、好建筑、好戶型、好服務”五大方面,全力推進“好房子”建設。
近日,遵循該規(guī)定建設的首個“好房子”——晴嶼望湖面市,其創(chuàng)新迭代的產品很快成為焦點,點燃了不少湖州市民的置業(yè)熱情。
更貼近市場的產品創(chuàng)新
據了解,晴嶼望湖是湖州城市集團和藍綠雙城聯袂共建,總建筑面積10.3萬㎡,主要業(yè)態(tài)為合院、洋房、小高層,共計374戶。建設過程中,雙方發(fā)揮各自所長,以“1+1>2”的模式實現了首個“好房子”的各項設計,從更懂人居的維度去思考讓產品具備共情能力,并以此為核心推動產品創(chuàng)新。
在戶型創(chuàng)新方面,晴嶼望湖把普通陽臺“進化”為大尺度的空中庭院,進深最大約2.4米。以建筑面積約143㎡的戶型為例,空中庭院的面積最大超過40㎡;邊套還設計有L型大廣角的270°采光視野。
同時,奇偶錯層的設計也使得陽臺的部分空間挑空,有個更大的呼吸空間。
回到戶內,晴嶼望湖把層高做到了3.1米起,部分產品還做到了約3.15米。配上無剪力墻的客廳設計,和部分戶型中約17.7米的超大面寬,足以讓整個居住空間都變得更加通透與實用。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一系列前沿設計,晴嶼望湖的空間使用率最高可達117%,為業(yè)主“花少錢辦大事”。
“共建”模式的全新探索
事實上,晴嶼望湖不僅是浙江首批“好房子”的樣板之一,也是三四線城市與品牌房企共建的一次有效探索。
據悉,湖州城市集團已與藍綠雙城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以重資產投資與輕資產操盤結合的方式確立區(qū)域市場經營主體,先后成立了湖州藍綠仁皇城市發(fā)展有限公司、湖州房總藍綠城市發(fā)展有限公司兩家合資公司,落地晴嶼望湖、觀山攬翠、華海園三個合作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4.9萬㎡。
具體合作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湖州市城市集團的投融資能力、公信力、政策統籌及屬地深耕優(yōu)勢,和藍綠雙城的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服務全產業(yè)鏈專業(yè)能力,建立以品質、效率、效益為導向的市場化開發(fā)經營及服務機制,遵循好房子建設原則,融入地域文化和時代特征,共同營造老百姓叫好又叫座的“好房子”,切實增強老百姓的價值感和獲得感。
這種共建模式不僅限于樓盤本身,還需要更長遠的全周期精細化管理體系(包括需求預測、住房定位、資源配置、項目營造、服務提供、市場去化、運維實施等全周期),在促進好房子建設同時也能促進土地市場有序流轉和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作為共建模式的推動者,藍綠雙城集團也希望通過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打造更多符合新時代多樣性高品質需求的“好房子”標桿,助力營造繁榮、宜居的城市環(huán)境,推動城市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