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耳注目的意思,傾耳注目成語解釋,傾耳注目是什么意思含義寓意
?傾耳注目 [ qīng ěr zhù mù ]
- 成語拼音: qīng ěr zhù mù
- 成語注音: ㄑ一ㄥ ㄦˇ ㄓㄨˋ ㄇㄨˋ
- 成語解釋: 注目:集中視線注意看。原形容權(quán)勢(shì)極大,為眾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 成語例子: 唐·元稹《論教本書》:“今陛下以上圣之資肇臨海內(nèi),是天下之人傾耳注目之日也?!?
- 成語出處: 《三國(guó)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dāng)權(quán)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
- 近義詞: 傾耳拭目
- 成語繁體: 傾耳注目
-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關(guān)心的事物
- 成語五行: 木火水水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 成語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成語
-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成語
- 成語屬性: 成語
傾耳注目是什么意思?
傾耳注目的含義解釋
⒈ ?注目:集中視線注意看。原形容權(quán)勢(shì)極大,為眾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傾耳注目是什么意思的詞典解釋
傾耳注目[ qīng ěr zhù mù ]
⒈ ?側(cè)著耳朵靜聽,集中眼力細(xì)看。形容心神專注、敬畏服從的樣子。唐·元稹〈論教本書〉:「今陛下以上圣之資,肇臨海內(nèi),是天下之人傾耳注目之日也?!挂沧鳌竷A耳拭目」。
引 《三國(guó)志·卷十九·魏書·陳思王植傳》:「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dāng)權(quán)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span>
傾耳注目的分開解釋
傾耳 : 1.謂側(cè)著耳朵靜聽。注目 : 把目光集中在一點(diǎn)上:引人注目|行注目禮。
含有聞堵耳目的成語
1. 含有“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悅?cè)硕?[ yuè rén ěr mù ]:使人看了、聽了感到快樂。出處:《太平廣記》。
耳目一新 [ ěr mù yī xīn ]:耳目:指見聞。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出處:《魏書·河南王傳》:“齊人愛詠;咸日耳目更新”。例句:歸國(guó)華僑回到了家鄉(xiāng),眼前的變化令他耳目一新。
掩人耳目 [ yǎn rén ěr mù ]: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 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出處:《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事跡顯然;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p>
耳濡目染 [ ěr rú mù rǎn ]:濡:沾濕;染:沾染。 耳朵經(jīng)常聽到,眼睛經(jīng)??吹剑恢挥X地受到影響。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公胚胎前光;生長(zhǎng)食息;不離典訓(xùn)之內(nèi);目濡耳染;不學(xué)以能?!崩洌盒∶鞲改甘敲佬g(shù)工作者,他平時(shí)耳濡目染,從小就喜歡繪畫。
耳聰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聰:聽覺靈敏;明:眼力敏銳。聽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出處:《周易·鼎》:“巽而耳目聰明?!薄抖Y記·樂記》:“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dú)夂推剑灰骑L(fēng)易俗;天下皆寧”。例句:這個(gè)人耳聰目明,什么事也瞞不住他。
2. 耳目的成語
包含“耳、目”的成語共有56個(gè)
1)稗耳販目
2)閉目塞耳
3)避人耳目
4)長(zhǎng)目飛耳
5)耳聰目明
6)耳目閉塞
7)耳目導(dǎo)心
8)耳目股肱
9)耳目心腹
10)耳目一新
11)耳目昭彰
12)耳目眾多
13)耳染目濡
14)耳濡目擊
15)耳濡目及
16)耳濡目染
17)耳視目食
18)耳視目聽
19)耳聞目睹
20)耳聞目擊
21)耳聞目見
22)耳聞目覽
23)耳聞目染
24)防蔽耳目
25)貴耳賤目
26)豁人耳目
27)賤目貴耳
28)驚耳駭目
29)賃耳傭目
30)亂人耳目
31)目達(dá)耳通
32)目睹耳聞
33)目擊耳聞
34)目見耳聞
35)目攋耳染
36)目染耳濡
37)目濡耳染
38)目擩耳染
39)目食耳視
40)傾耳側(cè)目
41)傾耳注目
42)嵬目鴻耳
43)掩人耳目
44)一人耳目
45)一新耳目
46)以耳代目
47)以耳為目
48)庸耳俗目
49)悅?cè)硕?/p>
50)在人耳目
51)遮人耳目
52)遮掩耳目
53)屬人耳目
54)耳聞不如目見
55)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56)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3. 耳目有關(guān)的成語
耳目有關(guān)的成語:
長(zhǎng)目飛耳
拼音:cháng mù fēi ěr
解釋:看得遠(yuǎn),聽得遠(yuǎn)。比喻消息靈通,知道的事情多。
出處:春秋·齊·管仲《管子·九守》:“一曰長(zhǎng)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明知千里之外,隱微之中?!?
示例:微與湛書曰:‘……比君曰表里,無假~也。 《宋書·王微傳》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擴(kuò)大視聽的手段
耳聰目明
拼音:ěr cōng mù míng
解釋:聰:聽覺靈敏;明:眼力敏銳。聽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出處:《周易·鼎》:“巽而,耳目聰明,柔進(jìn)而上行。”
示例:此時(shí)服了朱草,只覺~,誰知回想幼年所讀經(jīng)書,不但絲毫不忘,就是平時(shí)所作詩文,也都如在目前。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回
近義詞:心明眼亮
反義詞:昏聵胡涂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頭腦清楚
耳目股肱
拼音:ěr mù gǔ gōng
解釋: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輔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
出處: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輩……事有不安,可極言勿隱?!?
示例:你就是我的~。
近義詞:股肱耳目、得力干將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助手與親信
耳目一新
拼音:ěr mù yī xīn
解釋:耳目:指見聞。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
出處: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關(guān)塞之氣色,龍?zhí)吨跋?,香山之泉石,石樓之風(fēng)月,與往來者耳目一時(shí)而新?!?
示例:如今一上船,便覺得另是一番風(fēng)味,~。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
近義詞:煥然一新
反義詞:依然如故
歇后語:戴耳環(huán)畫眉毛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感到新鮮
耳目昭彰
拼音:ěr mù zhāo zhāng
解釋:昭彰:十分明顯,人所共見。眾人已聽到和看到,十分明顯。形容被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無法藏匿。
出處: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七回:“卻說刑部審問過,見耳目昭彰,料難隱瞞,十分為過學(xué)士不安,只得會(huì)同禮臣復(fù)奏一本。”
示例:現(xiàn)在是~,你不必掩飾了。
語法:作賓語;指清清楚楚,無法藏匿
耳濡目染
拼音:ěr rǔ mù rǎn
解釋: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jīng)常聽到,眼睛經(jīng)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xué)以能?!?
示例: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也認(rèn)得一些字,而且能夠暗誦得好些唐詩。 郭沫若《少年時(shí)代·我的童年》
近義詞:耳聞目睹、耳熟能詳、潛移默化
語法: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知不覺地改變
耳視目聽
拼音:ěr shì mù tīng
解釋: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三代道家荒唐地認(rèn)為視聽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處:戰(zhàn)國(guó)·鄭·列御寇《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
示例:~的人是難以置信的。
反義詞:各盡其責(zé)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耳聞不如目見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解釋: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shí)可靠。比喻實(shí)際經(jīng)驗(yàn)的重要。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
示例:就行也不是話,再住也不是話,口說無憑,~,我背了馬,且請(qǐng)師父親去看看。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
近義詞:眼見為實(shí)、耳聽為虛
反義詞:道聽途說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比喻實(shí)際經(jīng)驗(yàn)的重要
耳聞目睹
拼音:ěr wén mù dǔ
解釋: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jì)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示例:我從鄉(xiāng)下跑京城里,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六年了,其間~的所謂國(guó)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 魯迅《吶喊·一件小事》
近義詞:耳濡目染
反義詞:閉目塞聽
歇后語:電視**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親眼所見
耳聞目擊
拼音:ěr wén mù jī
解釋:擊:接觸。親自聽說,親眼看見。
出處:明·王廷相《慎言·作圣》:“耳聞目擊,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隨其所遇,盡力而為之。”
示例:這類素材,顯然和他在獄中~的事情有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 秦牧《花蜜與蜂刺》
近義詞:耳聞目見、耳聞目睹
反義詞:道聽途說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所見所聞
耳聞目見
拼音:ěr wén mù jiàn
解釋: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歸心》:“夫信謗之徵,有如影響;耳聞目見,其事已多,或乃精誠(chéng)不深,業(yè)緣未感,時(shí)儻差闌,終當(dāng)或報(bào)耳。”
示例:或游于京,或任于朝,凡高,在廟謀疆事,一一皆~。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金史》
近義詞:耳聞目擊、耳聞目睹、耳聞目覽
反義詞:道聽途說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所見所聞
貴耳賤目
拼音:guì ěr jiàn mù
解釋:重視傳來的話,輕視親眼看到的現(xiàn)實(shí)。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shí)。
出處:漢·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xué)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
示例:太守何得~。 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五
語法:作謂語、定語;比喻相信傳說,不重視事實(shí)
目擊耳聞
拼音:mù jī ěr wén
解釋: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jì)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示例:我又愿意知道一點(diǎn)十七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的情形,但一時(shí)找不到~的耆老。 魯迅《而已集·黃花節(jié)的雜感》
近義詞:目見耳聞、耳聞目睹
反義詞:道聽途說
語法:作定語;指親自見聞
目濡耳染
拼音:mù rǔ ěr rǎn
解釋: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jīng)常聽到,眼睛經(jīng)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xué)以能?!?
目食耳視
拼音:mù shí ěr shì
解釋: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顛倒錯(cuò)亂。
出處:宋·司馬光《迂書·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食者,鮮矣?!?
近義詞:耳視目食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傾耳注目
拼音:qīng ěr zhù mù
解釋:注目:集中視線注意看。原形容權(quán)勢(shì)極大,為眾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出處:晉·陳壽《三國(guó)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dāng)權(quán)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
示例:大家都~地聽著他的報(bào)告。
近義詞:傾耳拭目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關(guān)心的事物
掩人耳目
拼音:yǎn rén ěr mù
解釋: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
出處:《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示例:必須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 明·馮夢(mèng)龍《東周列國(guó)志》第十二回
近義詞:欲蓋彌彰、偷天換日、瞞上欺下
反義詞:原形畢露、真心實(shí)意、光明磊落
歇后語:趁著刮風(fēng)揚(yáng)灰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欺騙人
以耳代目
拼音:yǐ ěr dài mù
解釋:以:用;代:代替。拿眼睛當(dāng)耳朵。指不親自去調(diào)查了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出處:臧克家《以耳代目之類》:“這種以耳代目的情況是令人吃驚的,但這種情況卻并不是罕見的。”
示例:~的做法不可取。
近義詞:以耳為目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不去實(shí)踐
在人耳目
拼音:zài rén ěr mù
解釋:表示為人們所聽到看到,都已熟知。
出處:明·張岱《奇字問·序》:”近取《左(傳)》、《國(guó)(語)》、《史記》……諸書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釋之?!?
示例:豫省一災(zāi),官吏以吞賑款興大獄,昭昭~。 清·章炳麟《滿洲總督侵吞賑款書》
語法:作謂語;指都已熟知
遮人耳目
拼音:zhē rén ěr mù
解釋:遮:遮掩。遮掩他人視聽。指玩弄手法,掩蓋真相。
出處:宋·無名氏《大宋宣和遺事》前集:“下游民間之坊市,宿于娼館,事跡顯然,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示例:就叫自己兄弟二大人通信給他,叫他暫時(shí)搬出衙門,好~。 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三十三回
近義詞:掩人耳目、遮人耳目、遮掩耳目
反義詞:明目張膽
歇后語:瞎子戴眼鏡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欺騙
閉目塞耳
拼音:bì mù sè ěr
解釋:堵塞視聽。指對(duì)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出處:《隋書·東夷傳·高麗》:“王乃坐之空館,嚴(yán)加防守,使其閉目塞耳,永無聞見?!?
示例:設(shè)有人~,跣而疾趨,前遇險(xiǎn)阻,安有不顛躓者哉!
宋·司馬光《遺表》
近義詞:閉目塞聽、閉目塞聰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與外界隔絕
避人耳目
拼音:bì rén ěr mù
解釋:指避免走漏消息。
出處:清·俞達(dá)《青樓夢(mèng)》第二十八回:“我欲姐姐遷個(gè)住處,他日相迎,亦可以避人耳目。”
示例:以后切記在心,汝等亦不許向后花園閑玩,當(dāng)~。
《駐春園小史》第四回
近義詞:掩人耳目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秘密等
耳目閉塞
拼音:ěr mù bì sāi
解釋:比喻少見寡聞,對(duì)于世事情況了解甚少。
示例:住在邊遠(yuǎn)地區(qū)的居民~,文化落后,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jì)、文化建設(shè)刻不容緩。
耳目眾多
拼音:ěr mù zhòng ō
解釋:耳目:指為別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圍注意的人很多。也指為刺探情報(bào)的人很多。
出處:清·石昆玉《三俠五義》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眾多,恐有泄漏,實(shí)屬不便?!?
示例:譚相公要回去,須從我后門出去。街上~,怕人看透行藏,便有謠言風(fēng)波。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二回
語法:作謂語;指為刺探情報(bào)的人很多
耳視目食
拼音:ěr shì mù shí
解釋: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cuò)亂。
出處:宋·司馬光《迂書·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食者,鮮矣?!?
近義詞:目食耳視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豁人耳目
拼音:huò rén ěr mù
解釋:開擴(kuò)眼界,使耳目清新。
出處:王國(guó)維《人間詞話》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
語法:作謂語;用于使人開眼界
賤目貴耳
拼音:jiàn mù guì ěr
解釋:指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yuǎn)道傳聞。比喻舍近求遠(yuǎn)。
出處: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三·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補(bǔ)藥于遠(yuǎn)域,豈非賤目貴耳乎?”
示例:而~者,顧謂今不如古,方隅之別也。
清·李調(diào)元《序》
近義詞:貴耳賤目
反義詞:眼見為實(shí)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相信傳聞
驚耳駭目
拼音:jīng ěr hài mù
解釋:耳聞目見后內(nèi)心震驚。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須臾,云晦雷發(fā),驚耳駭目?!?
示例:又‘長(zhǎng)亭酒未醒,千里風(fēng)動(dòng)地’,‘天仗森森練雪擬,身騎駿馬白鷹臂’,斯并~。 唐·殷璠《河岳英靈集·王昌齡》
近義詞:驚見駭聞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書面語
賃耳傭目
拼音:lìn ěr yōng mù
解釋:指借助于所見所聞。
出處:清·錢謙益《覆徐巨源書》:“流浪壯齒,記濫俗學(xué),侵尋四十,賃耳傭目,乃稍知古學(xué)之由來?!?
語法:作謂語;指借助于所見所聞
目達(dá)耳通
拼音:mù dá ěr tōng
解釋: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出處: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策考》:“噽為人覽聞辯見,目達(dá)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近義詞:耳聰目明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聰明
目睹耳聞
拼音:mù dǔ ěr wén
解釋:睹:看見;聞:聽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jì)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示例:仆遭遇明時(shí),寓游京國(guó),~,殆非一日,不得不為集錄。
宋·耐得翁《都城紀(jì)勝》序
近義詞:耳聞目睹
反義詞:道聽途說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親眼所見
目見耳聞
拼音:mù jiàn ěr wén
解釋:指親眼看見,親耳聽到。
出處:宋·蘇軾《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示例:因他父兄都是個(gè)大才子,朝談夕講,無非子史經(jīng)書,~,不少,詩詞歌賦。 明·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第11卷
近義詞:目擊耳聞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親自見聞
目染耳濡
拼音:mù rǎn ěr rǔ
解釋:染:沾染;濡:沾濕。眼睛經(jīng)??吹剑浣?jīng)常聽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xué)以能。”
示例:伏原皇太后崇儉黜奢,時(shí)以民生為念,俾皇上知稼穡之艱難,~,圣功自懋。 《清史稿·廖壽恒傳》
近義詞:目擩耳染、耳濡目染
語法:作定語、賓語;指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解釋: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經(jīng)常接觸而受到感染,影響。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擩耳染,不學(xué)以能?!?
近義詞:目染耳擩、耳濡目染
語法:作定語、賓語;指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屬人耳目
拼音:shǔ rén ěr mù
解釋:屬:集中在一點(diǎn)。指引人注意。
嵬目鴻耳
拼音:wéi mù hóng ěr
解釋:猶言動(dòng)人觀聽。同“嵬眼澒耳”。
近義詞:嵬眼澒耳
語法:作定語;用于書面語
以耳為目
拼音:yǐ ěr wéi mù
解釋:拿聽到的當(dāng)作親眼目睹的。比喻不親自了解情況,只聽信別人說的。
出處:清·張春帆《九尾龜》第一百七十回
:“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撫,也都是些以耳為目、不分黑白的人。”
示例:據(jù)我那小東人說得來十三妹姑娘怎的個(gè)孝義,怎的個(gè)英雄,我那老東人~,便輕信了這話。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
近義詞:以耳代目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不去實(shí)踐
庸耳俗目
拼音:yōng ěr sú mù
解釋:指學(xué)識(shí)淺薄的人。
出處:清·朱仕琇《與林穆庵書》:“此數(shù)人知之,遂足為名一世,而無問千百庸耳俗目之?dāng)_擾耶!”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遮掩耳目
拼音:zhē yǎn ěr mù
解釋:指遮掩別人的視聽,掩飾真情。
出處:朱自清《執(zhí) *** 大屠殺記》:“聽說事后執(zhí) *** 乘人不知,已將尸首掩埋了些,以圖遮掩耳目?!?
近義詞:遮人耳目、遮人眼目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欺騙
4. 帶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耳聰目明
耳濡目染
掩人耳目
耳目一新
賃耳傭目回
稗耳販目
屬人耳目
發(fā)明答耳目
廢耳任目
悅?cè)硕?/p>
惹人耳目
目達(dá)耳通
傾耳戴目
眩目震耳
耳目股肱
傾耳側(cè)目
嵬目鴻耳
耳視目聽
拭目?jī)A耳
以耳代目
亂人耳目
耳聞不如目見
發(fā)皇耳目
在人耳目
順耳悅目
耳目眾多
目擊耳聞
耳目喉舌
傾耳注目
傾耳拭目
長(zhǎng)目飛耳
豁人耳目
庸耳俗目
一人耳目
耳目之欲
5. 帶有“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1.耳聰目明
2.耳濡目染
3.掩人耳目
4.耳目一新
5.目達(dá)耳通
6.避人耳目
6. 形容耳目的成語
包含“耳、目”的成語共有56個(gè)
1)稗耳販目
2)閉目塞耳
3)避人耳目
4)長(zhǎng)目飛耳
5)耳聰目明專
6)耳目閉塞
7)耳目導(dǎo)屬心
8)耳目股肱
9)耳目心腹
10)耳目一新
11)耳目昭彰
12)耳目眾多
13)耳染目濡
14)耳濡目擊
15)耳濡目及
16)耳濡目染
17)耳視目食
18)耳視目聽
19)耳聞目睹
20)耳聞目擊
21)耳聞目見
22)耳聞目覽
23)耳聞目染
24)防蔽耳目
25)貴耳賤目
26)豁人耳目
27)賤目貴耳
28)驚耳駭目
29)賃耳傭目
30)亂人耳目
31)目達(dá)耳通
32)目睹耳聞
33)目擊耳聞
34)目見耳聞
35)目攋耳染
36)目染耳濡
37)目濡耳染
38)目擩耳染
39)目食耳視
40)傾耳側(cè)目
41)傾耳注目
42)嵬目鴻耳
43)掩人耳目
44)一人耳目
45)一新耳目
46)以耳代目
47)以耳為目
48)庸耳俗目
49)悅?cè)硕?/p>
50)在人耳目
51)遮人耳目
52)遮掩耳目
53)屬人耳目
54)耳聞不如目見
55)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56)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7. 帶聞耳目的成語
答案:充耳不聞
如果沒有其他疑問或者補(bǔ)充的話
希望提問者能夠及時(shí)解決該問題
謝謝
8. 關(guān)于“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關(guān)于“耳目”的成語有:
耳目導(dǎo)心、耳目喉舌、豁人耳目、耳濡目染、娛耳悅目。
9. 包含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包含耳目的四字成語
包含“耳、目”的成語共有56個(gè)
1)稗耳販目
2)閉目塞耳
3)避人耳目
4)長(zhǎng)目飛耳
5)耳聰目明
6)耳目閉專塞
7)耳目導(dǎo)心
8)耳目股屬肱
9)耳目心腹
10)耳目一新
11)耳目昭彰
12)耳目眾多
13)耳染目濡
14)耳濡目擊
15)耳濡目及
16)耳濡目染
17)耳視目食
18)耳視目聽
19)耳聞目睹
20)耳聞目擊
21)耳聞目見
22)耳聞目覽
23)耳聞目染
24)防蔽耳目
25)貴耳賤目
26)豁人耳目
27)賤目貴耳
28)驚耳駭目
29)賃耳傭目
30)亂人耳目
31)目達(dá)耳通
32)目睹耳聞
33)目擊耳聞
34)目見耳聞
35)目攋耳染
36)目染耳濡
37)目濡耳染
38)目擩耳染
39)目食耳視
40)傾耳側(cè)目
41)傾耳注目
42)嵬目鴻耳
43)掩人耳目
44)一人耳目
45)一新耳目
46)以耳代目
47)以耳為目
48)庸耳俗目
49)悅?cè)硕?/p>
50)在人耳目
51)遮人耳目
52)遮掩耳目
53)屬人耳目
54)耳聞不如目見
55)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56)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形容“聽得很入神的成語”
全神貫注 、聚精會(huì)神、 如醉如癡 、忘乎所以、廢寢忘食
本站其他內(nèi)容推薦
1、calm apron racquet lash hermaphroditic castaway ester repertoire multiplicity cyan
2、boucher中文翻譯,boucher是什么意思,boucher發(fā)音、用法及例句
3、zdhs縮寫是什么意思,zdhs的全稱及含義,zdhs全稱意思大全
4、funnily是什么意思,funnily中文翻譯,funnily發(fā)音、用法及例句
5、出頭之日的意思,出頭之日成語解釋,出頭之日是什么意思含義寓意
9、小說的英文,英語,fictions是什么意思,fictions中文翻譯,fictions怎么讀、發(fā)音、用法及例句
10、undeservedly是什么意思,undeservedly中文翻譯,undeservedly怎么讀、發(fā)音、用法及例句
11、無淚的英文,英語,dry-eyed是什么意思,dry-eyed中文翻譯,dry-eyed怎么讀、發(fā)音、用法及例句
版權(quán)聲明: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服務(wù),旨在傳遞更多信息,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diǎn)和對(duì)其真實(shí)性負(fù)責(zé)。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qǐng)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bào),一經(jīng)查實(shí),本站將立刻刪除。